[碎碎念]对网红书的“爱与恨”

PaperBlue
发布于 2024-05-18 / 103 阅读
0
0

[碎碎念]对网红书的“爱与恨”

本文语境下的网红书是指那些短时间内在社媒上忽然大规模传输的书籍,这类书籍往往通俗易懂,而且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在相当大的概率下,他们会被神化和过度的追捧。

引言

最近冲浪经常能看到关于《被讨厌的勇气》的软文,对其中的一些段落或者是白话文理论片段进行改编,正好这两天忙着搬家收拾东西,耳朵也不想闲着,就在喜马拉雅上把这本书给简单的听完了。

本书的主要形式是讲述一个老哲人和一个小青年之间的谈话,在谈话当中,通过两者思维的碰撞,引出阿德勒心理学当中的一些基本的思想。正是因为它的主要文本格式是谈话形式,因此通过听书的方式把这一本书听完,整体的体验还是非常棒的。

但是在听书的过程当中总感觉有一些不对劲,虽然其中有关于阿德勒心理学当中的一些关键的概念,比如说课题分离和活在当下等等。论述的非常的通俗易懂。但是,其中举的一些例子总感觉不是太妥当,比方说家庭妇女洗碗,但是没人帮忙等等。或许是出于文化差异,或许是理解上的偏差,总感觉其中有一些发力点没有发力到位的地方。

在文中对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描述,有些太过于蜻蜓点水,感觉只是想让读者去认识到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些经典的概念就点到为止了。我说作为一门入门书的话还是非常棒的,至少他勾起了我对于阿德勒心理学的兴趣。

但是等我再度刷到和这本书有关的推广视频的时候,又让我产生了一种反差。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是一种非常经典的网红书——有一种含金量名不副实的感觉,不up主和推广博主好像要把这本书捧上神坛似的——虽然这本书仅仅是科普性质的入门书。

考虑到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对这本书抱有的高期望,以及读完这本书之后,对这本书其中的缺陷内容表示的遗憾。这前后的反差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当今的网红书为什么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很多评论者的批判?但与此同时,为什么又有这么多人想把网红书捧上神坛?

或许这其中存在着一些商业上的缘故,但这里抛开不谈。是想从我的直观感受(或者结合阿德勒心理学当中的课题分离的概念,也就是“我的课题”)上去分析一下这一课题:如何看待网红书?

在深入分析这个课题之前,首先一个前置的课题需要去分析:

如何看待阅读?

毕竟无论读什么文章或者图书,它都是有一个阅读的动作在里面,因此在认识网红书之前,我们要先把阅读这个过程进行分析

分析一个行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行为它的动机是什么,也就是:我们为了什么而去阅读?

这一点其实和之前的一篇碎碎念,也就是“我们为了什么而去学习”相关,毕竟阅读也是学习的一个输入的手段。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就是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绝对正确的评价标准(这一点可以从证伪主义的角度出发考虑,也有点不可知论的感觉。但是简单思维实验即可证明:倘若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个绝对正确的评价标准,那么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它也会变成错误的评价标准)

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也并不代表书里面说的都一定是对的(即使是对的,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理解的是对的,即使我们理解的是对的,也不能表明我们输出的一定是对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接受书中的内容会有错误,以及我们的理解会有错误这两个事实

我们需要明确我们阅读的一个目的:我们阅读这个行为本身并不是为了全盘接受书中所提出的思想观点(遇到这些思想观点可能是错误的)。所谓”批判阅读“也是这个感觉:阅读不是奢求获得一个100%正确的答案,而是更像是尝试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待问题。至于这个视角的正确与否,判断全取决于自己能学习到多少,能从中提炼出多少提升自己来也取决于自己。

如何看待网红书?

网红书有两大特点:传播广,通俗易懂

传播广意味着这本书至少能够进入我的视线,并被推荐给我(在很大概率上还是我没接触过的)。这也暗示这本书可能具有外部资源注入,至少在这个前提下,它值得我去接触。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接触并非学习,而是假定了这本书的观点并非必然正确,只是希望从这本书的角度了解世界或感受它的观点。

内含通俗易懂的新理论。这些网红书之所以能够传播,必然有理论支撑,不可能是毫无根据的空洞理论。在此基础上,它的通俗易懂特性从某种程度上为读者打开了理论体系的一扇门,让他们能够迅速进入其中。作为入门的工具,这些网红书是合格的。即使这些读者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发现这本书的一些观点与某一理论体系相悖,也不要紧。他们会逐渐修正自己的看法。

然而,有一个问题是,许多读者读完这本书后便止步于表面,将其视为全部理论体系的代表。这导致他们在各平台上以这本书为依据,自称某种信仰者,却没有深入理解。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其他人对网红书产生厌恶(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梗小鬼“的厌恶)

说白了还是老话

其实说白了还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的老话,不过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就需要自己判断了。

有些人觉得全是精华所以全盘接受,有人认为这本书一文不值就不屑一顾——其实这些都是每一个人的课题,每一个人的评价标准都是自己的课题,我们各取所需,维护自己的课题,不过度干涉别人的课题,这本身也符合”课题分离“的原则。


评论